5月11日,中美高层突然在维也纳举行外交安全会谈。 之所以说很突然,主要是双方会晤之前严格保密,并没有提前透露要会晤的消息,这在中美外交场合中比较罕见。这种突然性,与沙伊两国在北京和解颇为相似。 从新华社报道的消息来看,这次会晤有以下三点值得关注。 报道截图 第一、会晤双方分别是王毅和沙利文。王毅就不用过多介绍了,他被称为“中国最高级别外交官”,是中国外交事务的掌舵人。而沙利文的头衔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,也可以称其为白宫安全顾问。 助理和顾问听起来名头比较小,没什么实权,但沙利文可以说是美国政治精英中的翘楚,尤其擅长辩论,堪称“美国最佳辩手”,而且他深受拜登器重,是拜登的心腹,从某种角度来说,他比布林肯更受拜登信任。 沙利文 另外,白宫安全顾问和国务卿都享有外交权力,其权力都来自总统(外交权属于行政权的一部分,而行政权归总统所有)。不同的是,国务卿属于美国国务院最高长官,相当于总理,同时也是外交部门一把手,名义上比白宫安全顾问权力要大。但由于国务卿的任命需要国会同意,接受国会监督,再加上共和党拿下了国会众议院,所以布林肯在行使外交权力时往往会受到掣肘。 毕竟,国会可以动用立法权限制总统滥用外交权,从而造成国务卿被架空,其部分外交权被国会分享,这在美国历史上是有先例的。为了避免总统的外交权被国会削弱,白宫安全顾问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。与布林肯相比,沙利文虽然属于总统的私人参谋人员,但他的任命不需要经过国会同意,不接受国会监督,其权力大小完全取决于总统。也就是说,只要拜登对其足够信任,那么沙利文的外交权可以无限大,甚至超过布林肯这个名义上的美国最高外交官。 之前中美两国多次进行外交对话,结果都不太理想,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共和党利用国会从中作梗,限制布林肯与中方接触。 布林肯 而换作是沙利文与中方对话,那就要顺利得多。沙利文只需要对拜登负责就行,在与中方对话时能够发挥更大自主性,不用束手束脚、畏首畏尾。 因此,这次中美高层会晤,王毅没有选择与布林肯会晤,而是选择了沙利文,其中一个考量就是希望中美双方能够达成更多共识,避免共和党利用国会给这次会晤设置障碍。 第二、这次会晤几个关键词值得关注。即坦诚、深入、实质性、建设性以及排除故障、止跌企稳。 在王毅与沙利文会晤之前,秦刚外长与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在北京会谈,双方达成了恢复中美高层外交接触、避免中美关系螺旋式下滑等共识,打破了中美双方持续了数月的外交僵局。而这次北京会晤,可以说是王毅与沙利文会晤的准备工作的最后环节。 王毅与沙利文此次会晤,讨论的议题比较广泛,既包括比较敏感的台湾问题,也包括中美都关心的乌克兰危机和亚太局势。 好消息是双方会谈坦诚、深入,具有实质性和建设性,将为中美关系排除障碍、止跌企稳作为共同目标,这是双方达成的共识。 中美关系之间的障碍,其实也就是双方在敏感问题上的分歧,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各说各话,很难达成有效共识。为避免中美因台湾问题发生意外,有必要为双边关系排除障碍、止跌企稳,而这就需要中美双方保持沟通对话,互相阐明立场,避免误判。 由于王毅与沙利文的会谈坦诚、深入,具有实质性和建设性,双方都很满意这次会谈结果,一致同意继续用好这一战略性沟通渠道。也就是说,今后中美之间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需要沟通,那么中方会优先选择与沙利文对话。而拜登政府这边,由于布林肯受到国会掣肘和监督,在与中方会谈时缺乏自主性,再加上他本人经常发表涉华不当言论,给中方留下了不好印象,所以拜登在处理比较棘手的问题时,估计会优先选择派沙利文与中方沟通。 第三、这次会谈时间持续了大约10小时,虽然达成了保持沟通的共识,但双方之间的分歧还是比较大,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。中方一如既往地表明自己的立场,反对干涉中国内政,要求美方兑现不支持“台独”的承诺。但沙利文一方面重申不支持“台独”,一方面又搬出所谓的“台湾关系法”和“六项保证”,对一个中国政策作出不同于中方的解释,并呼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,反对大陆用武力改变台海现状。 秦刚外长与伯恩斯会谈 其实,秦刚外长与伯恩斯会谈时就奉劝美方不要说一套做一套,但拜登政府基于遏制中国的需要,并不会放弃“以台制华”。也就是说,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将长期存在,双方围绕这一问题将展开一轮又一轮激烈交锋。当然,基于此次会谈达成的共识,虽然中美关系因台湾问题而持续紧张,但发生意外的可能性不大,中美双方都会保持冷静和克制,避免在台海发生冲突。 至于中美关系未来何去何从,那就要看美方是否愿意落实共识,与中方相向而行了。 南京邦德中医院 https://www.896363.com/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• 新闻资讯
• 活动频道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