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s系统 https://www.xinheyun.com/ 今年国庆档,一波三折,有点坎坷。 原定四部电影“抱团”,结果有的撤档,有的空降。 我们选择打卡《平凡英雄》,一是因为李冰冰。 她中和了国庆档过浓的“荷尔蒙气息”。 二是因为,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。 “帮6岁孩子接上断臂”的情节,很考验导演、演员的能力。 故事主线并不复杂: 新疆和田男孩小麦,玩耍时被绞断了一只胳膊。如果要接通胳膊,就得去1400公里之外的乌鲁木齐手术。 晚上七点半受的伤,凌晨三点半之前必须接上,不然就会坏死。 1400公里,8个小时。 从一开始,紧张感就拉满了。 从家里去地区医院,要抄近道就得穿越步行街,路人主动帮他们打开通路; 女交警为他们鸣笛开道,引导他们走绿色通道,风驰电掣赶到了医院; 在当地治,只能保命;去乌鲁木齐做手术,才能保胳膊。 对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,这是最后一线希望。 当天飞乌鲁木齐的末班机已经关闸,飞机满员,推上跑道,准备起飞。 小麦的家人心急如焚,哀求机场:能不能把飞机叫回来? 看似不可能的任务,从地勤联系塔台开始,塔台让航班延迟,乘客主动下飞机,让出了座位。 每一秒钟都堪称生死时速。 直到小麦和哥哥赶上了飞机,观众才松了一口气。 上了飞机就没事了吗?不,更大的考验才刚刚开始。 乘务长周燕(李冰冰饰)面临的,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艰巨任务: 要保障小麦的生命安全,给断臂不停降温,还要安抚他的情绪,把这个“特殊的乘客”顺利带到乌鲁木齐。 飞机上医疗条件简陋,对方是个6岁的孩子,周燕相当于半个医生+半个妈。 既要有生活阅历,也要有丰富的职场经验,以及面对突发事件的控场力。 来看看李冰冰是怎么演绎的。 首先是临危不乱,稳住局面。 把小麦接上飞机,地勤递给她一个袋子,交代了里面是“孩子的胳膊”。 李冰冰下意识的第一反应是:头皮发麻。 接过断臂,她的眼神中是有一丝惊恐的。 骤然遇到触目惊心的状况,惊恐是自然而然的反应。 但她很快恢复镇定,指挥同事调集冰块,给断臂保持低温。 拿下垃圾袋的抽绳,充当临时支架,戴上手套给孩子挂盐水,手脚特别麻利。 (此前李冰冰在南航基地进行训练) 小麦上飞机之前,医生有交代,这一路上,小麦第一不能哭,第二不能睡着。 她打开所有电视屏,放动画片为小麦提神,之后再跟乘客解释。 从动作到姿态,一看就不是做做样子,而是像真正的乘务长一样训练有素。 其次,她的操作,关系到孩子的生命,所以还要有救人的技能。 在小刘医生(张一山饰)站出来之前,她是唯一护理小麦的人。 如果没有经过专业训练,演出来就会要么假、要么煽情;而李冰冰的表演,准确到每个动作。 发现小麦手臂渗血,她蹲在地上,给小麦剪开衣服,重新包扎; 每隔15分钟,就给断臂换一次冰块; 抓起电话广播,说明特殊任务,争取旅客配合。 几十秒中,她的眼神从激动,到平复,再到稳定,温柔,激励人心——至少有5种情绪变化。 只有完全进入角色状态,才能在极端情况下,做出专业、准确的处理。 除了业务技能,还要有强大的共情能力。 医生没有给小麦打止痛针,只能靠这个六岁的孩子自己生扛,小麦一直忍不住喊“我疼”,哭声撕心裂肺。 周燕不仅是乘务长,还是临时母亲,和小麦的精神寄托,考验的是演员对情绪的控制。 李冰冰没有飙哭戏,而是用隐忍、克制的眼泪,诠释了影后级的演技。 看到孩子受伤流血,差点哭出来,但还是努力露出微笑鼓励他:小麦,你是最勇敢的。 一边包扎伤口,一边自责,歉疚地对孩子说:阿姨不是故意让你疼的。 声音是哽咽的,但不让眼泪掉下来。 对孩子的心痛如绞,触碰到伤口时,身为母亲的柔软……都在细微的身体语言中。 小麦因为气胸,需要用针头抽压,光看着都让人倒吸一口凉气。 李冰冰帮他蒙上眼睛,安抚他的情绪。 孩子疼的时候最需要妈,她抓着小麦的手,跟他说:妈妈在这儿,妈妈一直陪着你。 直到强忍着处理完,回到休息区,才在同事面前擦起眼泪。 拍完这一段,李冰冰在片场情绪崩溃。 有网友说,李冰冰既得就像我们平常遇到的空乘人员,又像一个母亲,她眼眶一红,我的眼眶也跟着红。 好演员即使戴着口罩,只能用眼神来表达,也可以通过表演让观众代入。 观众就像乘客一样,跟她一起经历了特殊的旅程。 跟“这个镜头哭,下个镜头笑”相比,李冰冰除了学空乘业务,还给自己上紧了弦:穿上制服,肩上就有了责任。 让自己成为角色,再演出来,这就是信念感。 因为沉浸在其中,还留下了后遗症。 拍完电影回北京的飞机上,看到乘务人员在工作,差点儿站起来去帮她们。 因为她已经不是在演戏,而是把自己当成她们的一员。 任泉也说,李冰冰这次的表演,既温柔又有力量。 曾经的大花盛世已经远去,而李冰冰属于长跑型选手,后劲儿足,越战越勇。 2018年的《巨齿鲨》之后,外界都在期待李冰冰的新作。《平凡英雄》就是她的回归,即使戏份不多,还是一如既往死磕表演、跟自己较劲,所以一出手就没让大家失望。 (原型人物赵燕看了电影,给李冰冰的评价是:再现了当时的我,非常的真实。甚至把我没来得及展示的情绪,都展现出来了) 电影叫《平凡英雄》,李冰冰用演技完成了挑战,成了自己平凡英雄。 演员的时间花在哪儿,观众是看得见的。 演员怎么对观众,观众就会如何对演员。 首映礼上,就有观众激情打call,喊她多演点戏。还有男影迷现场点播:文艺片、爱情片、姐弟恋。 (听到“姐弟恋”的时候,李冰冰明显娇羞了起来) 除了李冰冰的走心表演,1400公里的生死营救中,还有很多平凡人,向小麦一家伸出援手。 飞机已经开始滑行,还被紧急叫停,因为在生命面前,规定是可以打破、为生命让道的。 机上有个年轻乘客,主动带着家人下了飞机。因为就算脱了军装,也要有军人的觉悟。 乌鲁木齐机场推迟关闭,给机上的人发了一颗定心丸:不管多晚降落,我们都等。 他们没有一个大人物,但都以自己的方式,为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,贡献了自己的力所能及的支持。 而片中的专业人士,则是在理性VS感性之间权衡,只要可以救人,什么挑战都愿意接受。 饰演机长的黄晓明,是飞机的“大脑”。 他选择直飞乌鲁木齐,航程缩短了140公里,抢出了37分钟的时间。 还给小麦一家包了个红包,钢铁直男很有人情味儿。 冯绍峰饰演的林医生,是有温度的仁医。 接到和田打来的电话,立马安排人手准备手术。 为了等小麦他们,一夜没有回家。 断臂一直没有回血,他坚持再等两分钟,因为“医生的两分钟,孩子的一辈子”。 给孩子做完手术,只睡了5分钟,被同事一拍,就跳了起来:我要去看看那孩子。 小刘医生(张一山饰),是成长中的后浪。 刚出场时,他因为手术失败,承受不了压力,跟医院提了辞职。 在飞机上,明明是医生,却害怕再次失败,不敢第一时间站出来救小麦。 最终被医生的本能驱使,跟乘务长搭配着,做了一个医生该做的事。 飞到乌鲁木齐之后,终于跟自己和解,给领导打了电话:如果我回来,您还要我吗? 电影里的每个人物,都不是背景板或者工具人,而是有人味儿、释放着善意的身边人。 乘务长可以在万米高空上救人,却不能时时陪伴在儿子身边,某种程度上,她不是100分的妈妈; 小麦的哥哥明明很爱弟弟,却因为叛逆、好面子,总是对弟弟不待见,一心想跳出老家、闯荡省会。 恰恰是这些不圆满、不伟大、不完美,才更接近平凡人的生活,显得粗粝而真实。 当这段旅程结束,周燕会更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。 小麦的哥哥也开始反思:自己那么想离开家乡,会不会只是为了证明自己?如果要证明自己的能力,在哪里不可以? 小刘医生重新穿上了白大褂,做妙手仁心的医生。 电影中有一句台词:我们都是平凡人,做平凡事。 “英雄”两个字太辉煌,只要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,就可以成为帮助别人、帮助自己的英雄。 年轻人喜欢看美国大片、超级英雄,但回到生活中,就会发现:这个世界上,根本没有钢铁侠,也没有美国队长。 当意外降临时,谁能伸出援助之手?就是每一个平凡人。让出一道生命通道、一个座位,调度航线、完成手术……的平凡人。 这平凡的大多数,是你,是我,点滴善意汇在一起,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英雄壮举。这,就很燃。 在经历了一段低潮期、一些影响战斗力的emo、一些情绪内耗之后,我们太需要在别人的故事里看见自己,给疲惫不堪的心灵做个SPA了。 《平凡英雄》正在上映,别错过这个在眼泪中治愈自己的机会。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• 新闻资讯
• 活动频道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