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思词汇 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作者:毒哥&玉成 来源:毒鸡汤(ID:Du-JiTang) 01 国民品牌椰树集团,最近又双叒叕搞事情了。 10月8日晚,椰树集团按预告如约在20:00直播,大家一看,还是“从小喝到大”的那个熟悉的味道:几名丰满的美女穿着紧身上衣和黑色短裤,手举椰树牌椰汁跳舞带货。 结果直播还没开始几分钟,意外就发生了,直播信号突然中断,显然是平台收到了举报,然后做了屏蔽处理。 毒鸡汤 10分钟后,信号终于恢复了,椰树集团继续直播,然而仅仅过了5分钟,再次被屏蔽,如此数次,大家也就不欢而散。 据了解,类似的情况在椰树10月5日的直播中也有发生,虽然椰树的风格大家都很了解了,但是如此再三被直播平台打脸,无论如何也说不上好看,坊间对椰树打擦边球的质疑再次甚嚣尘上。 有记者就此事询问了海南省市监局的工作人员,对方称目前已经收到多次举报,但具体的处理方案还没出来,正在研究当中。 而椰树集团的负责人,则有点一问三不知那味儿了,称“开设直播是因为产品需要,但不清楚网友对于直播间的评价,暂时不了解相关情况”,拒绝发表任何看法。 至于网上,网友们的评价也有些两极分化,反对椰树的人自然有,不然就不会有这么多举报了,然而查看评论区,高赞的评论大多是为椰树打抱不平的。 有一说一,单看椰树直播间的尺度,真的到非封不可的地步么?还真不至于。 美女们没有露不该露的部位,也没有啥不雅动作,也就正常地走走猫步、跳跳舞。唯一能拿来说道的地方,就是衣服紧身了点,比较显身材。 但衣服紧身,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不算违规,更不要说违法了。所以非得较真的话,椰树的直播被封得有点冤。 但我们就应该因此支持椰树么? 结论也不要下得那么早。 02 作为国民品牌,椰树的产品质量真的没得说,不考虑歧义的话,“从小喝到大”这句话还真的是没说错。 但与此同时,坊间对椰树擦边低俗营销的质疑就从来没有停过,以至于“低俗”这个词,俨然已成为椰树的第二个标签,让人在肯定其产品质量的同时,多少带了些一言难尽的感觉。 记性好的80、90后小伙伴可能还记得,椰树并不是从一开始就那么低俗的,曾经的椰树产品包装中规中矩,还有一种小清新的感觉,从各个角度都挑不出毛病。 转变出现在2010年前后,当时国内饮料市场竞争已非常激烈,椰树作为“老前辈”,红利期不再,还因为不够洋气,遭到了年轻人的嫌弃,年产值虽然高,但增长一直低于预期。 后来椰树集团的老板王光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,亲自操刀为产品设计了新的包装,也就是后来被网友调侃为“用word做出来”的包装。 对比度极强的红黑黄蓝配色、斗大的连老年人都能看得清楚的字体、简单粗暴的广告语,一切都是如此非主流,但出来的效果居然还不错。 从此以后,王光兴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,沿着自己的思路,为集团设计了一系列宣传方案,但他本人毕竟上了年纪了,审美难免有些……一言难尽。 椰树最知名、争议也最大的一次营销,就是请了演员徐冬冬,身穿紧身衣,做出了那个经典的反手托椰汁的动作,旁边配文:“我从小喝到大”。 “从小喝到大”这句广告词,还是徐冬冬本人在拍摄前随口说出来的,本意只是夸椰树的产品历史悠久,结果被某个营销鬼才一通操作之后,愣是让人生出无尽的遐想。 人都是视觉动物,毫无疑问,新包装让椰树彻底翻红,再加上那几年市场监管远没今天严格,尝到甜头的椰树“再接再厉”,在擦边的道路上疯狂试探。 在徐冬冬之后,椰树多次请身材丰满的美女做代言人,广告词的暗示性也越来越强,比如“每天一杯,白嫩丰满”。 后来,美女们的衣着越发清凉,紧身衣已经不够用了,干脆穿上比基尼泳装,配合阳光、沙滩等元素,拍摄出一系列我严重怀疑能否过审的广告片。 就连广告词也往伪科学和诈骗的方向上走了,摘取陈年报章里的只言片语,力求证明“椰汁能够丰胸”。 2016年,椰树甚至斥资举办了“胸模比赛”,还在某款菊花茶产品上推出了所谓的“产品和艺术结合”的胸模瓶,将低俗营销推到了顶峰。 这下,就连最迟钝的消费者,都察觉到椰树的营销方向出问题了,再这样下去,还指不定闹出什么幺蛾子,于是纷纷口诛笔伐,终于让椰树在这两三年消停了一点。 然而这里的“消停”,只是相对的而已,与其说椰树洗心革面,还不如说他们学精了。 03 这些年来,椰树集团没少因为营销的问题,遭到官方的处罚,然而看效果,处罚的力度显然没大到能让椰树放弃低俗营销的地步。 早在2009年,椰树就因为在旗下的石榴汁、木瓜汁的广告里打出“怕不行,喝椰树牌石榴汁”、“木瓜饱满我丰满”等广告语,遭到消费者的投诉。 同年,海南工商部门认定上述广告违规,责令椰树集团立即撤回广告,并处以1000元罚款。 1000元,对于家大业大的椰树来说,简直可以喊上一句“你是不是瞧不起人”了。 2016年的“胸模瓶”争议虽大,但仅停留在舆论层面,椰树集团在不久后就下架了产品,并没有遭到官方的处罚,除了浪费了点生产成本之外,基本上毫发无伤。 比较正式的处罚直到2019年才到来,椰树集团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罚款20万元,理由是“从小喝到大”、“白嫩丰满”等广告语涉嫌虚假宣传。 从那以后,椰树才将一些假得比较明显的广告撤掉了,不再宣传产品的丰胸效果,同时也下架了一些过于暴露的广告。 但是那句招牌的“我从小喝到大”,椰树并没有弃用,而是在新广告里采用了不同年龄段的演员,试图消除歧义,最终也过审了。 只是集体记忆恐怕没那么容易消除,无论怎么算,椰树集团还是靠广告营销赚大发了。 在巨大的利益之下,椰树自觉洗心革面的可能性几乎为0,只是擦边的尺度把握得更精准一些。 比如2021年,椰树集团在一则招聘广告里再次用了那张经典的反手托椰汁的照片,还在配文里写“肯定有帅哥美女追”,牛皮癣一样辣眼的视觉效果,充满了美色和金钱的诱惑。 而在招生条件中,椰树集团要求员工“顾事业不顾家”、“承诺终身为椰树服务,离开椰树以房产偿还”,黄世仁式的封建味儿让网友直呼内行。 最终,椰树集团被海南市监局以“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”的罪名,罚款40万元,已经算是这些年来被罚得最多的一次了。 但与此同时,椰树集团2020年的产值是39.22亿元,上缴税金5.79亿元,40万对椰树来说,真的是塞牙缝也不够的。 而且每次一有这些争议,椰树肯定会上几次热搜,变相又打了几次广告。 网友们虽然知道椰树营销不厚道,但对其产品的好感度一直是很高的,评论语气也比较宽容。 一来二去,椰树每次网络舆论翻车之后,销量不仅没有下降,反而还提高了。 所以这次的椰树直播间事件,尺度对比以往的同类营销,真的已经低了很多,但依然会引起一些观众的不适。 你说被平台屏蔽冤么?可能有点,但你要说亏么,绝对不亏。 一个事实就是,椰树直播间的销量其实一直都不高,场均销售额只有几千,粉丝们看直播,很多都不是为了产品,而是来围观一下老板的审美,找点茶余饭后的谈资。 所以直播被掐,造成的实际损失并不大,反而又给椰树增加了话题度,品牌营销效果max。 再仔细想想,椰树集团少说也是百强企业,管理层可能俗是俗,但绝对不傻,擦边营销了这么多年,被争议了这么多次,要不是算过收益远远高出成本,谁会做吃力不讨好的亏本生意? 所以我觉得并没有必要去同情椰树集团的处境,他们如今的处境,很大程度上是自己追求的效果。 擦边营销虽然可能不违规违法,但也绝不是什么值得鼓励的行为,就让市场慢慢验证效果好了。 但就我个人而言,我希望这个国民品牌能够靠质量和创新,而不是擦边和透支口碑来获得发展,毕竟喝的时候总会感觉哪里不对。 最后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意见: 你觉得合适椰树的营销尺度合适吗? 椰树的“黑红”路线,你觉得还能走多久? 作者:毒哥&玉成 来源:毒鸡汤(ID:Du-JiTang) 别怪我毒舌,生活比我的话更刻薄。负能量也是鸡汤,只不过它更真实。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• 新闻资讯
• 活动频道
更多